思想启蒙的先驱者——缅怀冯之浚先生

2024-04-09 22:04

      冯之浚是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原副主席,我国科学学研究的重要奠基者,在中国软科学、循环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曾任上海铁道学院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所长、《现代领导》杂志主编等职。他是上海市科学学研究会筹备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长。

      

      1980 年初,上海市科委、市科协在科学会堂举办了为期近三个月的科技系统领导干部研究班,研究班以“解放思想”为主题,由时任市科委副主任的周克主持,请了30 多位学者做了40 多场启发思想、开拓思路的报告,让参加学习的科研院、所长、书记们大开眼界。这些科研院所领导干部,许多人成了科研系统大胆探索科研体制改革、实行科学管理的带头人。因而这期研究班被称为科技系统的“黄浦军校”。在这30 多位“教官”中,就有来自上海铁道学院的冯之浚、张念椿、孙章等教师。

      我当时以文汇报记者的身份,也参加了这期研究班,成了冯之浚等老师的学生,并在后来的长期交往中,彼此成了挚友。说起这段结缘,还有一个因素:我曾从事过一段自然辩证法刊物的编辑工作,冯之浚先生当时在学校也从事自然辩证法课程的教学。由于自然辩证法这门学科受前苏联的影响,在科学界、哲学界存在不同的看法,因此大家对学科的发展有许多困惑和思考,而冯先生就是最早的一位探索者。1979 年,他和夏禹龙等学者,曾提出“广义自然辩证法”的想法,试图突破传统的学科思路和框架。在这一过程中,受国际上科学社会学的启发,终于在国内开拓了一门新兴学科——科学学。

      科学学作为研究科学发展规律的学科,在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科学事业又亟待复兴的当时,以其理论的先导作用,超越了一般性的学科意义,而具有更广泛的作用。于是,冯之浚、夏禹龙、刘吉、张念椿等学者,在这一历史转折关口,成了思想启蒙的先驱。他们或发表文章、或演讲报告,将基于科学发展、时代进步的新思想、新观念,传播于科学界和整个社会,对改革开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作为汇报的科技记者,也加入了科学学研究的队伍,力求能够及时地反映这批先驱者前进的步伐和踪迹,于是与冯先生有了更多的接触和交往。不久,由周克亲自担任所长的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成立,冯之浚任副所长,我也有幸被聘为兼职研究员,对冯之浚先生广阔的视野、渊博的知识、敏锐的思想、幽默的语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我们一起参加过全国科学学研究会的多次年会,还跟随国家体改委副主任童大林到常州、福建进行调研,在与冯先生朝夕相处中,我得到了他很多帮助。他思维敏捷、观点尖锐,发表的意见往往能点中要害,给人以启迪。这对我在科技报道中,能以宏观的思路、敏锐的眼光捕捉新闻,思考和分析问题,起了很大的示范和帮助作用。后来,在科学学所成立五周年时,我以第一手的资料,在文汇报一版以“目光向着实际,向着未来”为题,介绍了冯之浚、刘吉等研究人员的工作:

      “人们经常会在报刊上读到他们撰写的关于新技术革命观点的新颖文章,在科学会堂、在学术会议听到他们关于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的有独到见解的发言,在党政机关的办公室里看到他们提出的关于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战略和政策的种种建议……他们就是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的一批研究人员。” 科学学研究所从成立起,就坚持从实际出发,围绕为现代化建设服务这个宗旨,寻找社会最需要的研究课题。这就使他们的研究工作,紧扣着时代的脉搏,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980 年,当中央书记处要研究教育问题时,领导同志看到了他们写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高等教育的改革》一文,立即作了批示。正当党中央号召各级领导干部要知识化、专业化时,他们开展了“领导科学”的研究,写出了《领导班子要有一个合理的智力结构》、《现代领导艺术》等文章,又引起了中央领导同志和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视。

      当区域性综合经济开发提到日程上时,他们把目光投向了烟波浩淼的太湖,投向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长江三角洲。1981年底,一份题为《遵循自然、经济规律,开展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研究》的报告提出:“开展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研究,是治理上海城市‘鼓胀病’和立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整体协调发展的战略措施”。这一报告,很快受到国务院有关部门的重视。在国家科委、国家体制改革委员会的支持下,他们继续提出了建立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建议。

      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和科学学研究会开创了软科学研究的先河,成为国内最早的智库之一。上世纪80 年代中,他们敏锐地看到了国际上一场新技术革命的冲击,立即撰文、做报告,宣传新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将发生的影响,引起了市领导的高度重视,成立了上海如何应对新技术革命挑战的课题组,冯之浚受命任课题组负责人。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对上海的长远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参谋作用。不久,冯之浚接替周克担任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所长,后又调到民盟中央工作,担任了民盟中央副主席。他的研究方向涉及战略研究、规划研究、政策管理及区域经济,曾主持了“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研究”、“循环经济与上海城市发展”等课题。从上海铁道学院到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从上海到北京,从学者到高层领导,冯之浚一直没有停步,为我国的软科学研究、为开创中国的智库建设,继续贡献自己的才智。


原文发表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7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