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专家聚焦推动新时代科普高质量发展

2022-11-04 16:03 陈怡

  1994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1994)》),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科普方面的纲领性文件。2022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2022)》),这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党的二十大报告站在民族复兴和百年变局的制高点上,提出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这是党中央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三大战略一体规划,强调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为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做好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由上海市科学学研究会、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主办,上海市科学学研究会科学普及专委会承办的文汇科技创新沙龙暨“新时代科普高质量发展”专家座谈会10月23日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与会专家就如何推进科普、使创新主体同时成为科普主体,如何在新时期提升科普投入效果、培育一批有影响力和显示度的科普品牌为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作贡献开展了讨论。


  上海市科学学学会副理事长、上海社科院研究员汪怿参会并致辞,会议由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原院长王建平研究员、上海市科学学研究会秘书长杨耀武研究员、上海市科学学研究会科普专委会主任江世亮主持。




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李健民:


在回顾与展望中谱写上海科普发展新篇章


  1994年年底,中央《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发布后,上海深入落实、率先行动,在组织机制、顶层设计、工程推进、活动平台搭建、设施载体建设、理论研究等各个方面涌现出一批引领全国的新理念、新探索、新实践。


  在组织机制方面,上海于1995年率先成立了科普联席会议,率先在政府科技部门设立了科普管理机构,是国内至今唯一在省级科技管理部门中设立有科普处的地方,也是目前全国唯一在政府科学技术奖中单独设立“科学普及奖”的地方,2001年还设立了上海科普教育基金会。跟随上海之后,全国层面及各省市都相应建立了科普联席机制,至今仍在发挥统筹协调作用。


  在顶层设计方面,上海率先编制了科普发展5年规划——“九五”规划,且5年规划至今不间断,全国层面及各地方随后都积极推进了科普规划编制。


  在工程推进方面,上海自1996年开始实施“4个100”工程——创建100个科普文明村(里弄)、100个科技特色学校、100个科普教育基地,创作100种优秀科普影视、书籍作品。 2002年,科普场馆建设纳入市政府实事工程。这一以工程化理念推动科普工作落地见效的做法,后来为许多地方所效仿。


  在活动平台方面,上海于1991年率先创办了上海科技节,是国内第一个、全球第二个由城市政府主办的大型科技节庆活动;率先举办了科普讲解员大赛、城市科普论坛、国际青少年博览会;于2006年举办了中美科普论坛、科普文艺汇演、社会科学普及周;于2022年举办了上海科技传播大会。受上海科技节的启发,全国层面于2002年创立“全国科技活动周”,此后中国科协又设立了“全国科普日”。科普讲解员大赛成为全国性活动,已连续举办多届。


  在设施载体方面,上海于1996年率先提出了创建科普教育基地;2005年在国内率先引入欧盟概念,建设大学生科学商店;“十二五”期间,上海建设了社区创新屋;“十三五”期间,建设了科普产业基地、全国首家科普公园。之后,国家各部门也纷纷推进了中国科协“全国科普基地”、科技部“科普示范基地”、环保部“全国环保科普教育基地”等科普基地的建设。


  在理论研究方面,上海探索提出了科普教育基地、公民科学素养标准、科技成果科普化、双科融合示范基地、“三创(创意、创新、创业)”等系列新理念;研究提出了以能力为导向的公民科学素质基准。以能力为导向的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由此上升为国家标准,由中宣部、科技部联合发布。经科技部、中国科协等6部门联合发文,上海被确定为首批全国科普能力建设试点城市。


  上海是全国科普发展的新理念策源地、新实践示范地,也是全国科普事业发展的排头兵和先行者。公民科学素质达标率领先全国。2020年公民科学素质达标率为24.30%,居全国第一。


  2022年《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的发布,标志着科普在中国式现代化中战略地位和作用的进一步提升。与《意见(1994)》相比,《意见(2022)》具有更加突出科普的价值引领,更加突出科普与科技协同的融合融通,更加突出数字化传播、规范化建设、科普产业等能力建设,更加突出社会参与,以及更加突出国际视野、加强国际化合作等“5个更加突出”的特点。


  理解2022年《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需把握好“三大”和“一高”。“三大”分别指:树立“大科普”理念,推动科普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怀有立足全国、放眼世界、“四服务”(服务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创新发展、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格局;社会化科普大协同发展,全领域行动、全地域覆盖、全媒体传播、全民参与。“一高”,指提升能力、提高效率,实现高质量发展。


  上海科普要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需善于战略思考、敢于先行先试、巧于统筹协调、精于执行见效,从而推动新时代上海科普融合、拓展、提质、增效的高质量发展。其中,“融合”不仅指科普与创新的融合,也包括服务长三角一体化的不同区域融合、科普事业和科普产业的融合。“拓展”既包含科普对象的拓展(从关注6岁和60岁到关注15—45岁,特别是青少年科普,要从校外、课外走进课堂、课本),也包含科普队伍的拓展(动员创新型企业做科普、组织知名企业家讲科普)和科普向区块链、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新产业领域科普的拓展。“提质”主要指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科普投入的质量,强化科普人才队伍的专业素质建设,加强科普工作规律和理论的研究,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增效”主要指提高科普工作的社会效果及影响力,培育一批在国内、国际有显示度的品牌。




《意见(2022)》起草专班成员、上海市科委尤薪皓:


新《意见》从7个方面回答了对新时代科普工作的要求


  《意见(2022)》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重要论述作为根本遵循,聚焦新时代科普工作“谁来干”“干什么”“怎么干”,坚持问题导向、系统谋划、强化责任,从7个方面回答了对新时代科普工作的要求。


  《意见》明确,科普工作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专章部署和强化了全社会的科普责任,在投入、激励、监督方面加强制度性安排,从服务体系、设施建设、科普创作、活动举办、人才队伍、产业发展、交流合作等6个方面,提出了新时代科普创新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


  《意见》强调,要促进科普与科技创新的两翼协同。一方面,发挥科技创新对科普的引领作用,促进公众理解和认同,形成全社会创新合力;另一方面,发挥科普对于科技成果转化的促进作用,营造良好的新技术应用环境。


  针对反科学、伪科学、极端思想等有抬头、回潮倾向,科普舆论阵地面临受到侵蚀的现象,《意见》强调要突出科普工作政治属性,强化价值引领,正确引导科普舆论宣传,破除封建迷信思想,打击抹黑诋毁和思想侵蚀活动;同时,大力弘扬科学精神,让科技工作成为青少年尊崇和向往的职业,加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科普工作,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基础。




上海市科学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张仁开:


关于新时代推进长三角科普一体化的思考


  科普是沪、苏、浙、皖深化合作的重要领域,也是新时代长三角实现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方面。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迈入新阶段,科普战略地位提到新高度,区域科普合作亟需新突破。


  与新时代的新要求和长三角三省一市的共同期盼相比,长三角科普合作交流的范围还不够广、层次还不高、影响也不够大。目前的合作还是以政府推动为主,社会自发的交流活动还不多,由于行政区划限制,优质科普资源的共享共用存在一定障碍,必须通过进一步的合作交流加以突破,形成新的亮点。


  《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提出,“建立完善跨区域科普合作和共享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全领域行动、全地域覆盖、全媒体传播、全民参与共享的全域科普行动”“打造区域科普合作平台,推动优质资源共建共享”,长三角科普一体化有利于提升区域整体的科普能级,使科普工作更有显示度、科普活动更有影响力、科普受众更有获得感、科普发展更具持续性。


  关于长三角科普联动与创新的对策,我有4个方面的建议。一是加强规划、计划、标准等方面的顶层设计:坚持以需为先、以效为主,聚焦各方想做、能做、该做的工作,促进信息互通、优势互补;将科普合作纳入新时代长三角实现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总体战略中;由三省一市共同研究制定长三角科普合作行动计划,围绕科普场馆合作、专题科普活动等制定专项合作方案;围绕科普场馆建设、科普人才培训、科普课件开发、区域性科普活动策划等共同设计相关标准,引领行业发展。


  二是由长三角三省一市联手打造一些品牌科普活动,使其成为长三角科普合作的亮点和名片;开展一些区域性的赛事活动、跨区域的研学旅行活动,以及品牌化、系列性的重大活动(如长三角科技论坛等)。此外,三省一市也可共同承办一些国家级的重大活动。


  三是通过将现有资源高效利用、分散资源集中利用、不同资源综合利用来共享共用优质资源。比如,通过发行长三角科普教育基地参观护照,促进优质科普场馆的资源共享;共享优质科普产品,举办巡展,共同开展科普作品征集竞赛;通过科普干部挂职交流,开展科普人才的联合培训,共建科普人才资源库、科普专家库、科普志愿者库;开展科普媒体的合作交流;通过共同出资,吸引社会基金和民间资本投入,设立长三角科普发展基金,定期发布区域科普项目指南,动员三省一市科普机构联合申报、共同实施。


  四是共建合作交流平台,三省一市科普界定期举办经验交流会,交流分享科普工作经验,轮流举办长三角科普合作论坛;搭建长三角科普微信公号、长三角科普网等区域性的传播平台;加强三省一市在科普决策咨询及政策研究方面的交流,促进科普工作发展理念的互鉴互学,形成合作共识。




中科院上海分院学术与科普处处长章文峻:


打响科普品牌,做好重大成果宣传和科学家精神传播


  中科院上海分院是中科院11个分院里唯一有科普处的分院。目前,中科院在上海有16个研究机构,以及若干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上海市/区级科普教育基地。


  上海分院的科普行动包括开展科普队伍建设、与上海市科委和市科协合作组建半公益性科普演讲团、组织参加各类科普竞赛等管理协调工作;组织开展上海科学节、中科院科学节、公众科学日、科普社会实践、科普巡展等科普活动;与其他单位一起对中小学教师、科学教育工作者开展科学教育培训,针对青少年开展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的科学教育工作;以及通过制作《我们需要化学》《追光逐梦》等科普视频、协助媒体录制《未来说执牛耳者》《未来中国》等科技、科普类节目进行科学传播。


  未来,上海分院的工作将以“一体两翼”为指导思想,持续发力,加强顶层设计,打响科普品牌,做好重大成果宣传和科学家精神的传播。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馆长李赣:


坚定做有文化自信的大科普


  1916年,伍连德看到了美国医史学家嘉立森于1914年出版的《医学史》,书中对中医的介绍寥寥无几,并且还有谬误。为“保存国粹,矫正外论”,伍连德与王吉民一起,历时16年广泛收集资料,于1932年出版英文版《中国医史》一书,并陆续收集了一些中医医史文物。后在王吉民的大力倡议、多方筹划及各方热心人士的支持下,上海中医药博物馆的前身——中华医学会医史博物馆于1938年7月在上海创办。


  今天的上海中医药博物馆在上海高校博物馆综合影响力“TOP10”榜单中排名第二,被评为“浦东新区科普教育基地先进集体”,也是“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教育实践基地”,已开设了公众号“上海中医药博物馆”,也开通了微博、抖音、快手官方账号,通过迎新健康跑、健康科普节目线上直播、科普讲座等形式开展了一系列健康教育科学普及活动。参与的“面向青少年的中医药系列科普读物”项目(包含丛书、微课程、儿童读物)获2019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参与的“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控系列科普体系的创建与推广”获2020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科学技术普及奖一等奖,“中医药实践工作站”获2021年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科普成果二等奖。2022年,作为第2完成人获上海市教学成果特等奖。“中医养生文化展”已在美国、英国、新加坡、比利时、法国、日本、德国等10个国家举办了文化交流活动,开通了云展览。


  博物馆注重科普人才队伍的建设,依托市教委建设项目,开展了大中小学生讲解员集中培训和定期业务学习,鼓励学生讲解员加入科普读物编写与文创产品研发,馆内讲解员参加市、区讲解员大赛屡获佳绩。


  通过一系列科学传播活动,上海中医药博物馆已成为大学生医史医德教育和社会实践基地、中小学生了解中医药文化和中医药科普知识的基地、广大市民掌握中医药科学养生知识的基地,也成为了向世界宣传中医药文化、促进中外医药文化交流的窗口。




上海长海医院麻醉科副主任薄禄龙:


健康是最大的科普领域


  医生、健康教育学家杨秉辉教授曾说:“健康是最大的科普领域,因为人人都渴求健康。”从长远来看,健康、医学科普也是体现医疗工作者社会公益心的重要工作内容。


  眼下,国内医患之间存在知识鸿沟,医患关系紧张,靠谱的医学科普缺失,健康谣言四处流传,公众容易偏信流言。我本人在业余时间进行了不少科普创作,并翻译了3部科普著作。其中,科普图书《健康流言终结者》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后,入选第八届文津图书奖推选图书,其修订版印刷4次,总印量达2.4万册。该书还出版了香港版和台湾版 。


  此外,我还受邀为《现代家庭》杂志撰写科普专栏“健康流言”(已坚持7年),做客上海星尚频道《星养生》栏目、娱乐频道健康节目《36 度 7》、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文化视点》栏目、上海交通广播 FM105.7,并连续为多届大学生科普写作创作班上课。


  科普是“润物细无声”的系统工程,眼下尚存在创作者的来源不足、动力不强,创作水平不高、能力不够,科普传播路径不畅、途径不多,科普评价方式不清、传播效果不明等问题。我认为,机制建设是基础,在此基础上可做大医学健康科普人才“蓄水池”。而就科普作品的质量而言,科学性是根本,专业性是前提,通俗性是要求。





审核:陈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