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联合举办第十三届中国青年创新论坛

2022-04-07 15:56

           


      2022年2月18日,由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主办,复旦大学上海市科技创新与公共管理研究中心、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上海市科学学研究会联合承办的 “第十三届中国青年创新论坛:科技创新与美好生活” 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在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徐汇校区成功举行。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参与本次论坛。会议由开幕式、主旨报告、分论坛报告和闭幕式组成。



论坛开幕式

       论坛开幕式由上海市科学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复旦大学上海市科技创新与公共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朱春奎主持。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长穆荣平代表研究会向各界学界同仁和专家学者能够参加中国青年论坛表示热烈欢迎,青年是未来从事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的新希望,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发展矛盾,美好生活的内涵就是人民幸福。我们需要构建一个更安全、更放心、更便利、更舒适、更健康、更幸福的生活。上海市科学学研究会理事长王建平表示,上海市科学学研究会是最早开展科学研究的科技社团之一,美好生活是一个永恒的研究主题,希望青年学者在创新政策与公共管理方面开展更多交流、贡献更多观点,为更好实现创新和美好生活共同努力。

主旨报告 1

       上海交通大学吴建南和复旦大学王国豫主持了18日上午的主旨报告,九位嘉宾围绕创新发展、数字化转型作了精彩报告。

       中国科学院大学穆荣平以《聚焦创新发展 成就天下英才》为题,围绕创新发展对科技创新人才提出新需求、加快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制化人才队伍、吸引集聚和成就科技型创新创业人才、营造培养引进用好青年科技人才制度文化环境四个方面展开讨论。报告指出科技创新人才建设是科技强国建设的重点任务,未来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强化创新主体责任,营造培养、引进和用好青年科技人才的制度文化环境,提升创新的文化价值创造能力,营造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的工作生活环境。

       清华大学苏竣在题为《人工智能社会实验的中国方略》的报告中指出,新兴科学技术给人类社会的法律隐私、道德伦理、公共治理等方面带来严峻挑战,在推动智能技术和智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但要关注技术本身,更需要关注技术的社会影响。开展人工智能社会实验、探索智能社会治理的中国道路是世界科技强国建设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这就需要有更多的青年学者采用长周期、宽领域、多学科的观察研究,深入理解人类社会转型的过程和机理,全方位回应来自学术界、实务界以及每个普通人的社会关切,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应对科学技术带来的问题。

       复旦大学王国豫在题为《数字化转型与美好生活》的报告中强调,数字化转型研究的关键在于重塑世界的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的双重效益、把握技术与伦理之间的关系、让数字世界更美好。未来关于数字化转型的研究应从理论走向实践,将哲学介入设计,伦理嵌入算法。数字化转型应强调负责任的创新,社会参与者和创新者彼此间要相互交流反馈,充分考虑创新过程及其市场产品的(伦理)可接受性、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期待性。

       西南交通大学陈光在题为《中美科技战略博弈:现状与对策》的报告中指出,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在国际技术垄断加剧压力增大、大国科技竞争关系深刻变化、全球产业链重组的关键时期,面对中美科技战略博弈,提高关键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能力和产业应用水平是我国面临的现实问题。

       大连理工大学陈悦在题为《数据时代渐行渐近的科学学》的报告中指出,数字化时代使得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有了被数据化的可能,进而成为数据科学家的分析对象,似乎只要有了数据,我们将无所不能。为促进我国科学学的学科发展,需要建立科学学与相邻学科开展跨学科研究的学术团队,尤其要加强各专业科学家的参与和认同,建设大文大理交叉研究平台,并大力推进科学学研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融入全球科学家共同体,在解决全球问题中发挥中国科学家的作用。

       南京理工大学戚湧在题为《开源数字创新社区的知识产权治理路径》的报告中,结合知识产权治理视角下开源经典案例,对中外开源数字创新社区进行了比较;从开源数字创新社区知识产权治理的内在机理、具体举措出发,构建了知识产权治理视角下开源数字创新社区模型;通过开源数字创新社区应用领域及相关前沿课题情况的分析,对知识产权治理视角下开源数字社区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华南理工大学许治的报告以《民营企业的创新投入与创新效率:国有企业的正外部性影响》为题,从所有制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民营企业创新投入与效率、国有企业创新活动对民营企业创新的正外部性等方面展开分析。研究发现,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各具比较优势,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作用具有差异化,研发补贴和支持产学研合作等创新政策对推动企业创新具有实效。

       华东师范大学孟溦在题为《数字赋能视角下的科技创新与治理》的报告中,围绕当前科技评价制度、科技创新过程和科技创新政策等方面的现状,对数字化驱动科技治理能力提升存在的问题与挑战进行了分析。

       北京大学沈体雁在题为《创新城区引领城镇化下半场》的报告中指出,城镇化的空间格局和背后的动力机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城镇化下半场与城市更新之间具有内在逻辑关联。改革开放以来推动我国城市快速发展的土地财政机制正在失灵,中国城市化从增量扩张阶段进入存量更新已成为必然。


分论坛报告

      18日下午,四个分论坛同时在线上进行,近50位高校学者进行了汇报交流。


分论坛一

       西安交通大学孟凡蓉和上海科技政策研究所田贵超分别主持了分论坛一上下半场的学术研讨。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企业绿色创新、清洁能源、人工智能创新生态系统、创新政策、财政性科研经费、城市治理、区域治理等议题进行了发言。

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温珂强调要加强科学论证,合理规划青藏高原地区清洁能源发展;聚焦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支持青藏高原地区高质量发展清洁能源;健全市场机制,加快青藏高原地区绿电外送。华东师范大学刘承良在探讨城际技术引进通道的空间演化及其地方创新效应基础上,指出技术流通道是全球地方创新网络的主要路径,技术流通道是驱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西安交通大学孟凡蓉认为,专家智库和国际参与是科技社团作用发挥的两个必要条件,要强化智库建设,深化开放水平;发挥比较优势,实施分类治理;联通内外市场,助力“双循环”。华南理工大学李胜会指出,高校创新政策的激励作用是一个动态演化的过程,呈水平流动式提升,其政策效能表现出一定的非线性特征,科研产出绩效与成果转化绩效之间具有隐形转化特征。浙江工业大学陈衍泰认为,AI创新生态系统和传统产业的创新生态系统存在差异,新的商业环境下需要快速建立新的入口,使用数据来建立企业的新的核心竞争力,保持持续化的竞争优势。

       中国矿业大学赵立雨认为,科研经费“包干制”有助于科研人员脱离繁琐的流程化管理系统,但实行“包干制”需要清晰界定课题承担单位和科研人员之前的权责,加强每个科研项目的监督。厦门大学于文轩指出,要加大社会对数字金融的了解,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确立和发展与数字资产、加密货币的发展密不可分,需未雨绸缪。南开大学吴晓林表示,特大城市中大数据在事故灾难中的应用主要在监测与预警环节,目的在于保证生产安全以及避免生产安全事故导致的环境污染,特大城市在大数据应用中要重视手段创新。同济大学谢恩揭示了绿色创新通过话语管理实现经济效益的可能性,企业绿色创新的结果可进一步扩展到外部融资、企业风险规避等指标中进行探讨,也可基于不同行业和背景来进一步验证。三峡大学袁亮提出水命运共同体构建的路径与解决方案,即流域国家就合作开发跨界河流所形成共识、准则和协议,开展环境保护、河流安全、航道航运及经济开发合作等多种合作。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瞿晶晶表示,智能时代新兴技术的复杂性对理论与方法的要求更高,需要更加“敏捷、全景系统化、精准”的评估,应将关键技术评估成为支撑科技的常态化工具。上海交通大学张莹强调,只有消除政府间人才合作的制度障碍,构建人才协同发展机制,才能统筹区域人才“错位”发展,避免恶性竞争。


分论坛二

       华南理工大学许治和大连理工大学孙玉涛分别主持了分论坛二上下半场的学术研讨。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创新政策网络、超大城市治理、科技成果转化、碳交易、数字政府建设、农村共同富裕等议题进行了发言。

       大连理工大学孙玉涛运用中国的数据经验,探讨了多元邻近性与创新政策网络中的机构合作关系,研究了合作演化的驱动力从何而来,以及多元邻近性是否有利于合作组织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南开大学尚虎平使用合成控制法,以2012年兰州新区的设立为准自然实验,检验了设立兰州新区的经济增长政策效应,证明兰州新区的设立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增长。华东师范大学高恩新介绍了上海以“动态清零”为防控策略,通过主动防控、科学防控和精准防控实现疫情和经济社会生活的均衡治理,指出疫情治理关键在于科学化治理。北京林业大学林震认为生态创新成就了绿色冬奥,生态创新有赖于政产学研合作治理的创新生态,传承绿色冬奥遗产需要构建三治(智慧、制度、治理)合一的体系框架。上海科学学研究所吴寿仁比较了1993年、2007年和2021年三个版本《科技进步法》的相关内容,发现科技进步的基本法与成果转化的专门法之间存在有机联系。

       北京大学黄璜认为,数字孪生城市是面向“三元”城市复杂空间的新探索,为解决城市空间中的复杂协同创造了条件,创造了感知、预测与实验三种公共价值境界。复旦大学陈醒指出,碳交易市场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政策手段,但各试点在碳减排方面表现差异较大,全国性碳市场碳交易的发展需要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吉林师范大学李琦指出,营商环境是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而数字政府的建设程度影响着营商环境的优化程度,进一步推进数字政府建设需要从服务职能、服务能力与服务供给切入。华东政法大学胡志平认为,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的最大难题在农村,公共服务高质量供给是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基本路径。复旦大学周凌一通过对长三角地区39个城市的时间序列分析了不同协同网络的网络结构形态,指出不管在自上而下还是在自下而上的形态中,强联结的情况都不是很多。中国人民大学马亮将政策评估的方法引用到科技创新和文献计量的研究中,通过对英国皇家学会四本生物学期刊为样本的研究发现,无论是混合开放政策还是延迟开放政策,都提振了文献和社会影响。


分论坛三

       南京理工大学戚湧和复旦大学李寅分别主持了分论坛三上下半场的学术研讨。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公共服务质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绩效、数字技术赋能等议题进行了发言。

武汉大学容志发现,治理重心下移在基层的落地主要表现在服务半径缩小、管理资源下沉、条块关系调整、多元主体参与以及基层人员赋能五大方面,重心下移对社区公共服务质量的整体影响呈现出“两路径、三阶段”的特征。复旦大学柳美君发现,新冠肺炎期间的国际合作在不断减少、首次合作在不断增加,这些研究发现是理解大流行病期间科学进展与正常科学时期的科学进展差异的重要证据。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乔明哲发现,包括公司创业投资支持的企业创新绩效高于传统创业投资支持的企业、业务相关性可以改善对创业企业绩效的负面影响,指出国内应尽快建立完整的公司创业投资、专利数据库。大连理工大学王贤文基于对相关期刊文献的量化分析发现,论文的审稿时间与论文的吸引力呈现负向关系,即论文越有趣,吸引力越大,审稿时间越短。湖南大学谭海波针对我国公共服务实践中存在的供需失衡、供给效率低下等突出问题,提出应以数据为驱动要素,以价值共创为目标,从公共服务需求识别、决策和供给三个关键维度,利用新兴技术赋能公共服务。

       长安大学夏青基于 “一带一路” 国家新能源汽车贸易网络,全面分析了产业链各环节的贸易格局与演化规律,并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视角分析了“一带一路”政策绩效。福建农林大学黄安胜以福建南平市为例,介绍了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发展历程和“南平机制”的五大重要主体:金融助理、村党支部书记、科技特派员、流通助理以及企业助理。复旦大学张平基于CFPS、CHIP微观数据库,对中国家庭财富增长的内在机制进行了分析,指出1990年后中国的财富不平等与收入不平等并不一致,探讨了财富不平与住房拥有率和房价关系的内在机制。上海大学陈颖将SOR理论运用于在线医疗,探索感知质量-在线信任-持续使用之间的关系,为平台通过改善服务质量和信息质量提升用户信任提供方法指导。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孙海云运用CiteSpace软件,分析了全球科技创新的整体发展趋势、科技创新的影响因素、全球科技创新的时代表征、科技创新的内在特征等。兰州大学王学军探讨了合作生产提升绩效的路径,涉及资源互动、能力互嵌、制度互动与价值互融,并分析了路径间的相互关系,包括递进关系、组合关系与共创关系。


分论坛四

       上海交通大学郭俊华和浙江工业大学陈衍泰分别主持了分论坛四上下半场的学术研讨。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电子政府、数字治理、气候变化、教育政策、区域合作等议题进行了发言。

复旦大学刘虹基于政策执行过程理论,从政策理想化程度、执行机构资源储备、目标群体接受度、政策环境四方面探讨了“双减”政策重塑良好教育生态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复旦大学范梓腾基于广东省跨域通办政务服务的实证数据探讨了新冠疫情背景下地方政府间的政务合作,指出地理临近性、劳动力间的相似性、行政层级间的差异性是影响合作伙伴选择的重要因素,领导人间的既有联系是促进合作深度发展的重要因素。复旦大学赵剑治通过对比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与未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国家获得世界银行批准的项目,分析讨论了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对世界银行贷款金额的影响效应。上海交通大学丁依霞分析了技术赋能、制度形塑对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影响,指出政策体系、信息基础设施、领导支持、政企合作、政务数据资源等是政府网站高绩效的必要条件。

       清华大学张楠探讨了电子政务与可持续发展间的关系,指出电子政务可以有效促进可持续发展,其中线上服务对就业、能源、平等产生积极的正向影响。中南大学廖福崇指出,数字治理能力生成过程中存在内生驱动型、需求牵引型、竞争引致型三种组态,其中上海、浙江是内生驱动型的代表,山东湖北是需求牵引型的代表,江苏、四川等是竞争引致型的代表。复旦大学徐菁媛指出,清洁发展机制有利于发达国家实现减排目标,但对项目所在地的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负向影响,项目所带来的技术转移一定程度可缓解高减排项目对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华东政法大学江依妮探讨了财政分权、地方环保努力与公民环境满意度间的关系,指出财政分权通过地方环保努力对公民满意度产生间接影响,地方环保努力直接提升公民环境满意度。河南师范大学海本禄从高管薪酬激励视角出发,指出股票流动性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高管薪酬强化了这种关系并提升了股票流动性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倒U型曲线的整体水平。南开大学锁利铭以成渝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为案例,从“事件+行动者”的双网络分析出发,指出成渝创新合作实现了由自上而下政策驱动阶段到自下而上的政策协作阶段再到协同合作平台驱动阶段的演变,在这一过程中中央政府区域规划具有触发器作用,纵向干预是促进区域协作机制发展的必要因素,核心城市发挥了关键作用。


主旨报告 2

       四场分论坛环节结束后,复旦大学朱春奎主持了下午的主旨报告。湖南农业大学李燕凌、华中科技大学张毅、中国科技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陈凯华和中国人民大学李文钊做主题报告。

       李燕凌在题为《国家智能农村社区“三治融合”社会实验标准与政策》的主题报告中,从县乡基层职能演变、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及其政策解释、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高质量发展以及数字赋能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三治融合”社会实验)等方面出发,以四个实验村和四个对照村为案例,阐述了国家智能农村社区“三治融合”的现状与未来。

       张毅在题为《算法治理与社会价值创造》的主题报告中,从算法治理的内涵、算法治理的异化现象、算法治理的价值反映、算法规制与公共价值创造这四个方面展开论述,指出算法不仅是技术手段,更作为制度、规则和权力而存在,算法规制的主体应该是政府或公共部门,但在算法创造公共价值领域需要社会层面和国家层面的共同努力。

       陈凯华在题为《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熊彼特创新理论的新思考》的主题报告中,从熊彼特思想的主要内容、数字化转型与创新发展、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知识生产机制三个方面展开了论述。研究指出,目前数字转型时代已经到来,数字资源化和要素化带来了新的发展和治理变革,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治理效率,数字化转型通过改变要素的组合、影响五类创新、影响创新主体等途径加速了创新的产生和发展,加速经济周期的演变。

       李文钊在题为《迈向美好生活的城市治理:以北京市接诉即办改革为例》的主题报告中,从理论和时代之问出发,尝试用公共行政相关理论推动建立美好生活,提高人民幸福感和获得感,通过对2018年以来北京市“接诉即办”改革的案例分析,研究指出接诉即办改革是一种问题解决、问题预防和动态适应的治理科学,也是迈向美好生活的成功城市治理。


闭幕式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副理事长、青工委主任吴建南主持本次论坛的闭幕式。朱春奎代表会务组向本次会议的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和与会专家学者表示感谢,陈凯华诚邀大家积极参与即将到来的第十四届中国青年创新论坛(由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管理学院和战略咨询研究院共同承办)。会议到此圆满结束。